


省人大十二届第四次会议现场之一。时报记者徐海鸿摄
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。1月22日,省长郝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,今年我省将继续集中75%左右的财力,优先安排基本民生项目,提高20项基本民生保障标准,再办好“十件民生实事”。
一是扩大就业创业。完善政策,拓宽渠道,继续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,加强创业型城市、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和技能培训,支持大众创业。今年再安排机关事业单位考招8000人左右,新增生态公益岗位5300名。力争城镇新增就业5.9万人,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05万人次。
二是促进城乡居民持续增收。落实强农惠农政策,采取政策补贴、产业增收、劳务输出等措施,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。实施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和优化工资结构政策,建立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并行制度,规范完善乡镇工作补贴,落实国家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政策,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。
三是完善社会保险制度。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水平,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,推动被征地农牧民、宗教教职人员参保工作,及时将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纳入社保范围。巩固完善医疗保险城乡统筹,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。
四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。继续推进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试点,提高高龄老人生活补助标准,加快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,实施西宁、海东养老服务示范基地项目,全省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由25张提高到30张。
五是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。继续提高城乡居民低保补助标准和管理水平,扩大重度残疾人保障范围,农村重度残疾人月人均生活补助标准提高50元。加大对流浪乞讨人员、困境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救助保护力度。
六是有效稳控市场物价。新建1万栋日光温室、5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,建设一批冷藏保鲜库,新改建10个农畜产品市场,在城市居民区增设便民市场,加强市场监管,提高农畜产品供给能力和流通效率,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合理区间。
七是改善群众居住条件。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6.5万套,开工建设公租房2万套,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.5万户、奖励性住房4万户,提高住房抗震节能水平,基本解决城乡困难群众住房问题。
八是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。农牧区寄宿制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300元,学生营养改善补助标准提高200元。加快建设藏区28个县级文化馆、图书馆和53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,完成“西新工程”五期和广电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,推进文化进村入户。
九是优化人居环境。完成300个村庄的环境综合整治。实施城镇公路支网和公交加密延伸工程,支持西宁国家公交都市创建,努力缓解“出行难”问题。
十是改善基层基础条件。健全村和社区公共服务经费保障机制,加快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。新改建农村公路5000公里、便民桥梁200座。全面解决农牧民的饮水安全问题。
轻松一扫 投资资讯随时有
400-600-3737
手机联系:13062625088
微信联系:13062625088
QQ 联系:746583727
地纬招商网-招商投资门户网站
专注招商投资服务10年
拥有全球千万招商投资信息大数据
线上招商推广,线下项目推介
为政府、园区、企业提供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务
让招商投资更简单 更精准 更高效
版权所有 上海百程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44607号-2 Copyright © 2022 www.zhongguozhaoshang.com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